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/*
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
  • 首页 > 健康人生 > 中医堂 > 正文
  • 作者:静月山人
  • 2021年4月6日 13:06 星期二
  • 浏览:7131 次
  • 字号:  
  • 评论:0 条
  • 字数:11403 个
  • 显示:1200px 1360px 1600px
  • 关灯  编辑

  • 四逆汤的组成就是“附子,干姜,甘草”。

    这个证治这个“证”——我们知道《伤寒论》里边有几个病呢?它就是太阳病、少阳病、厥阴病等等等等这“六个病”。这“六个病”好治?还是“成千上万种的病”好治呢?很显然,“六个病”好治!但是这“六个病”就是一个框架性的一个大的范围。

    那么这“六个病”它的名称,例如:辩太阳病脉证治(病,脉,我们都知道了),这个“证”,我们现在写成证明的“证”,实际上这个“证”和症状的“症”在古代的时候是通假字,是通用的。所以说在《伤寒论》里边,有什么症状(就)用什么方法,这是很简洁的。

    它的这个“内在的原理”,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?这个“病的根本的部位”在哪里?这,就是我们这个书要讲的“证治本位”。

    就是说:

    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,它的根本的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?

    我们用药治疗的这个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?

    你的药进去之后在哪儿起作用了?

    ——它是“根本的,我们看不到的,一个起作用的”机理。

    所以有很多的药物,我们现代医学尤其现代的中医,他是用了什么药之后,产生什么效果了,那么他就以为这个药物“真正地”就是治了这个病了。但是这样子的就短(缺)了一个“内在的原理”。

    比如说四逆汤:附子、干姜、甘草。那么有四逆汤的药物——比如说有附子理中丸,大家也都知道了,前边有理中汤,就是白术、干姜、党参、甘草——这是理中汤,加上附子,就是附子理中汤。所以这个附子理中丸里边,既有理中汤还有四逆汤。

    那么附子理中丸——有的人胃口容易上火,如果我们用了附子理中丸,甚至能治疗有一些脾胃上火的现象,尤其是慢性的、体质是虚寒的这些人,吃了附子理中丸居然火降下来了(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火更热了)。也就是说“火降下来”的这一部分的人,吃了“热药”为什么还能把“火”给灭了呢?在我们(中医界)过去李东垣也讲“甘温除大热”,为什么用“甘温”的药能够把“热”给退掉呢?它的机理在哪呢?就是说我们要把疾病的病机有一个认识:当我们的脾胃虚寒的时候,脾胃的运化的功能减弱了,减弱之后,这个食物吃到你的胃里之后,它运化不了、运化不走,它停留到你的脾胃这“郁而化热”。

    4.png

    就好像农村堆肥一样——这种富有营养的东西在你这发酵了,发出来的这个“热”冲到了上面(比如说口腔啊,咽喉啊),那么它表现的是热象,但实际上它这个热不是人体的热,是你吃的食物的热,是因为你人体虚寒,运化不了它,它自己就发热了,这种热叫“邪热”。那么我们用上温药、热药、甘药把脾胃的功能加强了,脾胃的功能加强了、消化能力增强了,那食物就停留不到这儿,它就没有这种热了。

    当我们知道这个原理之后,我们就知道它原来是怎么回事,这个原理就是我们治疗的“本位”——它是什么原因。

    所以,这个“四逆汤”它治疗的就是“太阴病”。

    太阴病的症状有:

    “自痢” ——就是自己慢性的拉肚子。比如说这个“腹泻”,好好的、没有吃坏肚子,他也在腹泻,这就叫“自痢”;

    “腹自痛”——就是说肚子要疼一下,有很多的人上厕所之前肚子疼、难受,然后上了厕所就好了;

    “腹满而吐” ——就是腹部感觉胀满,然后吃下去的东西他会呕吐出来,或者说干脆就吃不下去。

    这都是“四逆汤” 治疗的一些主要的症状。这些症状的机理在哪呢——就是“病的本位”就是在脾脏。

    在现代医学成为一种常识的时候,我们知道,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,脾脏在我们的左肋下,实际上中医的“脾”不是指得这个。

    我们知道(在前面讲了)“人身处处有脾土”。就告给你——你讲“脾”的时候,一定要带上这个“土”字。

    为什么人身“处处”有脾土?从我们现在来理解就是:

    你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是属于脾土管,土就管运化;另外一方面,它还能蔓延出来很多很多的东西。比如说“脾主肌肉”——那么只要有肌肉的地方,它就是脾土所在的地方,所以说人身“处处”有土气;处处都有肌肉,所以说在肌肉的病变上边,你也可以从“太阴脾土”这个角度来治疗。

    除了症状在消化系统、和肌肉有关系之外,脾还有一个大的系统,这个系统是什么呢?比如说:

    什么就伤了脾胃了呢?

    ——吃坏了能伤;

    ——然后“思虑过度”也能伤脾胃,所以叫“思伤脾”。

    那么脾胃被伤了以后,会不会影响人的思虑呢?也会影响人的思虑。所以说思虑过度的,他也是属于脾胃的功能差了。

    人是一个“形神一体”的。“形神一体”也表现在每一个脏器上面。

    我们知道“神,魂,志,意,魄”它对应着人的“心,肝,脾,肺,肾” ——心藏神,肾藏志,脾藏意,肺藏魄,肝藏魂。

    所以说你“思虑过度会伤了脾胃”;反之“脾胃伤了之后也会出现思虑过度”。

    所以现在很多的“焦虑症”的患者——“不由自主地老去想一些事情,停不住”的患者,那么你也要从“太阴湿土”(脏病)来治。

    那么其他的一些——比如说“抑郁”,抑郁就不是属于脾土,它是属于什么呢?抑郁对应在——我们讲肾藏精,肾藏的是志,当一个人肾气充足的时候,他的志气就非常强大,有了这个志向,才会去想干这、想干那。

    图片

   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想干啥?他什么也不想干,就想玩;

    等他肾气充满之后,比如说这个男孩儿到十六岁了——“肾气充”,这时候他就慢慢、慢慢就想做一些什么事情;

    等到老了,六七十岁了,你说这个人还想干啥,他什么也不想了,他就想安安稳稳地呆着。

    为什么呢?是因为这两个年龄段(就是小孩儿和老人)他们的肾气不足了,所以说,他就没有了志气了。

    所以我们讲中医是“形神一个整体”的——人的思想情志也和人的身体相关联的。

    “内伤病”可能和情志有关系,导致身体的异常的紊乱,那不包括人的体质的因素,就是情志才会引起的。

    “外感病”就是和外在的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有关系。当把我们的人体(有形的身体)伤害了之后——就好像电脑的硬件坏了,那么它也会导致它软件运行的异常。所以这个“焦虑”也要从“太阴脾”来入手,所以“四逆汤”也能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。

    李老就认为保健用什么药呢?就用“四逆汤”——附子,干姜,甘草。小剂量是多大呢?小剂量就是各30克。当然你这个附子要用“制”过的附子。

    这个“附子”应该是我们这些方子里第一次出现,那么我们就讲讲这个“附子”:

    这个附子种下去以后,第二年在它周围(和土豆一样)长一圈,新长出来的这个附子就叫附子;那么你去年种下去的这个附子第二年它还在,这个“老籽”就叫“乌头”;那么长出来这个附子里边,个头大的就叫“天雄”。所以说“附子啊,天雄啊,乌头啊”,都是一个植物。

    它这个采收季节,就在“夏至”,取得它的“温通”的力量最大。附子,它是“大辛,大温,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”(我们前边讲过了)。附子是大温,这个“温”,我们讲相火和君火的时候讲过了:所谓的相火,就好像光线一样,君火就好像燃烧的灯泡、燃烧的柴火一样——火苗的热能它可以把人烧伤、烫伤,但是这个“光能”它是温和的,它不会把人给损害了。

    所以附子虽然是大温,但是它不是热药。这种的大温它可以温肾中间的这个“相火”、温全身的“相火”。就好像阳光一样——阳光普照大地,可不是太阳来到了地球上面。所以说,“起作用的”是相火,那么附子所“温”的就是相火。


    高手的合方治病思路解秘


  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芎归胶艾汤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妇人崩中漏下,月经过多,子宫肌瘤患者经来过多.,姙娠下血

    说明:金柜要略:[师曰:妇人有漏下者,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,有姙娠下血者,假令姙娠腹中痛,为胞阻,胶艾汤主之].

    内经:[心气不下行,月事不来也],心经主导乳汁下行至子宫,化为经血,这个管道如果不通畅就会出问题,造成经闭,崩中,漏下,等症,方琴曾独排众议,认为桂枝汤是心经药,因此,桂枝汤不但能调和营卫,还能调和阴阳,其中桂枝又是心药,因此,可以引导心气下行,使经血流畅,加龙骨牡蛎收濇镇静,所以,对于血崩等症有很好的止血效果,比起一般使用归脾汤.,补中益气汤效果好.

  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调心经收濇为主,胶芎归胶艾汤,调冲任,理阴血为主,两方搭配,一舒通一调补,一收敛一和血,止崩止血倍增.

    主要加味:仙鹤草,鸡血藤.

    仙鹤草:凉血止血

    鸡血藤:活血化瘀,补血止血,止血而不留瘀.

  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芎归胶艾汤治以上诸症十有九效,如果还是不效,可以仿黄土汤法加黄芩.加味中,花生衣不常有,去之亦可.

    小柴胡汤合苓桂朮甘汤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头晕,头眩,恶心,欲呕,梅尼耳氏症.

    >说明: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主方,能够和解少阳,舒达气机,主治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口苦,咽干,目眩等症.苓桂朮甘汤,则是温化痰饮的主方,主治心下痰饮,心下逆满,起则头眩,胸胁支满,目眩等症,两方皆有主治目眩之症,两方配合,小柴胡汤以升少阳胆气为主,苓桂朮甘汤,以温降胃中浊阴为主,使清升浊降,升降和调,头晕目眩,诸症自除.

    主要加味:石菖甫,钩藤,桔梗,怀牛膝,车前子.

    石菖甫:通窍宁神

    钩藤:息风止眩

    桔梗:载药上行,舒通气机

    牛膝,车前子:(病在上,取之下),通利水道,引浊阴下行.

    经验:头眩,恶心诸症,现代人常见,女又多于男,常在疲累,熬夜,失眠后发作,上面介绍的合方加味对此症,效果是很好的,,请参考试用.

   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合真武汤(黄新发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虚寒咳,咽痒欲咳,或干咳痰少,或痰多白稀,口中和,舌无热象,脉细缓者。症属脾肾阳虚,寒饮上冲。

    说明:苓甘姜味辛夏仁汤治痰饮在肺,肺虚气滞,主以温化痰饮,宣通肺气,真武汤治阳虚水泛,主以温阳利水,两方合用,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以温化寒饮为主,真武汤以温补阳气为要,一散一补,相辅相成,使寒饮散,阳气通,而咳嗽止。

    经验-久咳不止,易成此症,一方面痰饮多,一方面阳气已馁,成本虚标实证,因此,可用此合方温阳化饮,标本兼顾,一般观察此种咳者痰多白稀,也有很多患者,干咳痰少,为什么呢?主要是痰在深处,阴凝不化所致。虽属寒咳,惟久咳,常常咽是赤的,误认虚燥而用甘润,咳虽稍缓,转为延久难愈。

    加味逍遥散合杞菊地黄丸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目涩,目糊,目胀.目暴盲等目疾诸症。

    说明:「肝开窍于目」,「瞳仁属肾」,「脾主升清」,因此,治疗内伤引起的目疾(非感染性),必须从肝、脾、肾三藏着手。

    加味逍遥散清肝养血,兼治脾,杞菊地黄丸滋肾明目,眼科滋补要药。两方合用,一以清补为主,一以滋阴为要,清滋合用,肝脾肾同调,明目效佳.

    主要加味:青葙子、茺蔚子、决明子、沙苑子、女贞子、车前子。

    诸种子药:明目益精。(酌加)

    经验:现代人看计算机、电视、看书,眼睛使用过度,又常常晚睡,熬夜,使眼睛更加疲劳,又如年老视力退化,这些情形,本合方保养或治疗都是很适合的。

    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(东美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妇女月经不调,经痛诸症。

    说明:妇女经痛表示「不通则痛」经水不够流畅,内有瘀血停留。

    经云:「心主血」,「肝藏血,主疏泄」,「心气下行,则月事以时下」,因此,调经必须从心、肝二经着手。

    方琴认为,柴胡桂枝汤能够通调表里三焦营卫气血,其中小柴胡汤疏理气机,疏肝利胆;桂枝汤调和营卫,温经通脉,入心导血,所以,柴胡桂枝汤正可疏通心肝二经。

    金匮要略:妇人腹中诸疾痛者,当归芍药散主之。经痛用当归芍药散,理所当然。

    两方合用,柴胡桂枝汤疏通心肝,调和表里气血;当归芍药散疏肝理血,缓急止痛。一以温通为主,一以和血为要,使气血通和,月经调,经痛止。

    主要加味:香附,鸡血藤.

    香 附:疏肝理气,气通则血活。

    鸡血藤:活血化瘀。

    经验: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,适应症其实是很广的,用来调经,治经痛,只是其效用之一,全方平和,并不加强力行气,破血止痛药,是乃王道,如果再配合针三阴交穴,就更万无一失了。

    图片

    葛根汤合苓桂朮甘汤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早晚打喷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鼻痒、眼痒…等,鼻子过敏之症。

    说明:肺开窍于鼻,因此,鼻子的毛病必须从肺着手,鼻子过敏多属肺寒,葛根汤中,含桂枝汤可以温肺散寒,配合麻黄宣肺散寒,葛根升阳明清气,升津舒经。

    脾主升清,鼻子过敏的人,常常鼻甲肥大,充满无用的水分,主要的原因是心下有痰饮,使脾气不能上达鼻窍,浊阴不降,局部痰饮停留,即所谓「脾气不和,令人九窍不通」,金匮要略:「病痰饮者,以温药和之」故用苓桂朮甘汤温化寒饮,以绝鼻涕之源。

    葛根汤以温肺散寒,通窍止涕为主,苓桂朮甘汤以温胃化饮,祛湿降浊为要,两方合用,既升清又降浊,温肺和胃,肺脾同调,土能生金,通窍止涕效佳。

    主要加味:荆芥、石菖蒲、蝉蜕、木贼。

    荆 芥:袪风散寒。

    石菖蒲:通利九窍.

    蝉 蜕:抗敏止痒。

    木 贼:明目止痒。

    经验:一般鼻子过敏属寒者皆可使用,效果是不错的。

    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打嗝不停,呃逆、心下痞痛,恶心,噫气不除者。

    说明:伤寒论:「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,心下硬,噫气不除者,旋覆代赭汤主之」 因此,打膈或噫气,旋覆代赭汤为首选方。

    治脾胃必兼治肝,如此,木土才能协合,用四逆散疏肝理气,舒筋缓急,旋覆代赭汤益气化痰和胃降逆。四逆散以疏理气机为主,旋覆代赭汤以和胃降逆为先,两方合用,肝胃同治,一疏一降,打嗝、噫气自除。

    主要加味:芦根、竹茹、神曲、大腹皮。

    芦 根:清热和胃止呕。

    竹 茹:除烦化痰止呕。

    神 曲:健脾助运化积。

    大腹皮:行气导滞消胀。

    经 验:此症虚人、老人、久病人多见,服此合方,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,如果再配合针天突、内关两穴,效果就更迅速了。

    保和丸合麻杏甘石汤(黄新发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鼻子过敏,鼻塞, 打喷, 流鼻水, 舌偏红 ,苔滑, 偏于食积化热生风,上扰肺窍者.

    说明:鼻子过敏一般分为寒热两种,本合方是为热者而设;饮食常为过敏之源,所谓:〈形寒饮冷伤肺)〈饮食劳倦伤脾),因此,不谨饮食,不避冰冷,往往是此症反复发作,难以根绝的原因,小朋友尤其多见。

    本合方,以保和丸健脾消积,绝过敏之源;麻杏甘石汤宣肺清热,通窍止涕。保和丸治脾消积为主,麻杏甘石汤宣肺通窍为长,两方合用,肺脾同治,一消导一宣通,止敏效佳.

    主要加味:

    淡竹叶:清心降火

    射干:清热解毒利咽

    前胡:宣肺降气散寒

    芦根:清胃生津止呕

    经验:过敏性鼻炎属热者,用此合方,一段时间后,自见效果

    禁忌:牛奶、蛋、花生、冰品等。

    柴胡桂枝汤合白虎加人参汤(张步桃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感冒发热,头身痛,咽痛,口渴汗出,眽洪数而虚等症。

    说明:现代人感冒发烧,多见此合方的适应症,因为感冒初起没处理好,本来单纯的表症,误于药后,表邪未解,里已化热,而正气先亏,成三阳合病之症,用此合方,通解三阳之邪,解表清里并用,扶正祛邪同施,邪热自退。

    主要加味:连翘、青嵩、玄参、金银花.

    金银花、连翘:清热解毒。

    青蒿:轻宣,由里透热外出。

    玄参:散无根浮游之火,清热养阴。

    经验:外感发热见以上诸症者,用之多效;很多不明原因的发热,久不愈的,也可试用,常常都能见效地。

    酸枣仁汤合栀子豉汤(倪海厦方)

    主要适应症:病后虚烦失眠之症。

    说明:大凡大病初愈,诸症皆愈,只遗失眠未差,此合方最为合拍,何故,主要是病后,胃气初复,不宜过食,以免造成食复,其五藏之气也是初复,一方面余热未除,一方面肝血未复,肝藏魂,血不归肝,故失眠。

    金匮要略:虚烦不得眠者,酸枣仁汤主之。用酸枣仁汤治病后失眠,最为适宜。

    伤寒论:下利后更烦,按之心下濡者,为虚烦也, 宜栀子豉汤。栀子豉汤可清解郁热,亦治失眠。

    酸枣仁汤以养肝补血,引血归肝为主,栀子豉汤以清宣郁热,交通心肾为要;两方合用,清补并施,安眠效佳

    主要加味:柴胡、郁金

    柴胡:疏肝理气,通调气机.

    郁金:疏肝解郁,行气凉心.

    经验:病后失眠,用此合方多效,当然随症作适当加减,疗效更佳。


    用药如用兵:方剂里的三三制配伍


    “三三制”原指一种机构的人员组成或人员编制形式,我国历代许多时期的军队步兵序列建制即是采用“三三制”,如一团辖三营,一营辖三连,一连辖三排,一排辖三班,一班辖三组,一组辖三人等。这种“三三制”的军队编制对于提高执行指挥命令、有效进行火力配置、相互协调战术机动等,都发挥着很好的作用,也可以说是现代战术中“模块化配置”的雏形或缩影。“用药如用兵”,清代医家徐大椿说:“兵之设也以除暴……药之设也以攻疾……其道同也”。在我们常用的许多经典方剂中,除了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谓“君一臣二,制之小也”的“小方”是由“三味药组”构成外,许多“君一臣三佐五,制之中也”及“君一臣三佐九,制之大也”的“大方”“复方”,处处都体现着这种“三三制”的配伍关系,试做如下举例说明。

    补益剂中“三三制”——虚则补之

    在以补益为主的方剂中,“三三制”的架构处处体现着“虚则补之”的治疗原则,或补气合并养血,或补阴兼顾温阳,或补脾联合补肺,或补肝同时益肾……药组与药组之间常常是性能功效相近,相须为用,三位一体,以共同增强疗效。如参苓白术散是补气剂的一首代表方,方中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补中益气、健脾渗湿,山药、扁豆、薏仁同助君药健脾渗湿;砂仁芳香醒脾、化湿止泻,莲子补脾益气、涩肠止泻,桔梗开宣肺气、载药上行。如是则虚得补,脾得健,湿得除,泻得止。

    天王补心丹是补养安神的代表方,方中在用生地滋阴养血清热的基础上,选天冬、麦冬、元参滋心阴、清心热,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远志养心血、安心神,人参、五味子、茯苓补心气、益心智。可治阴虚血少之失眠、心悸、健忘等。

    泰山磐石散有益气健脾、养血安胎之功效,主治妇人妊娠、气血两虚之胎动不安等,方中人参、黄芪益气健脾,熟地养血补肾,共为君药。当归、白芍、川芎补血和血以养胎;白术健脾益气以安胎,川断补养肝肾以固胎,砂仁醒脾行气以保胎,共襄君药以奏功。

    右归丸主治肾阳不足、命门火衰证,方中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胶温肾壮阳,熟地、山萸肉、山药填精补髓,菟丝子、枸杞子、杜仲补肝益肾。阴阳兼顾,既温补肾阳以复其温煦之职,又填精益髓使“阳得阴助而泉源不竭”。

    祛邪剂中“三三制”——多为三味药组

    在以祛邪为主的方剂中,“三三制”的架构多为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“三味药组”组成,相使为用;或有君臣、将佐关系的“三味药组”相配,相互协助。一点两面,一体两翼,分工明确,共同抗邪。如常用的藿香正气散,在用藿香芳香化湿、和中止呕、发散表邪的同时,用陈皮、半夏、苏叶燥湿和胃止呕,用白术、茯苓、白芷健脾运湿止泻,用大腹皮、厚朴、桔梗行气化滞畅中。

    主治大头瘟的普济消毒饮,则在用酒炒黄芩、黄连清热泻火、祛上焦头面热毒的同时,伍用牛蒡子、连翘、薄荷辛凉疏散头面风热,玄参、马勃、板蓝根清热解毒,升麻、柴胡、桔梗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,直至病所。治疗湿温时疫、湿热并重的甘露消毒丹,是以滑石、茵陈、黄芩清热利湿,石菖蒲、藿香、白豆蔻芳香化湿,连翘、射干、薄荷清热解毒。

    图片

    安宫牛黄丸是清热开窍(凉开)的代表剂,方中牛黄清热解毒、熄风止痉、豁痰开窍,麝香芳香走窜、为开窍要药,水牛角凉血解毒、清心安神;黄连、黄芩、栀子清热泻火助牛黄清泄热毒;冰片辛散苦泄、芳香走窜、善通诸窍,郁金辛开苦降、芳香宣达、行气开郁,雄黄豁痰解毒。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证。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,其中苏合香、安息香、麝香芳香开窍、辟秽化浊、通行气血;木香、香附、檀香与沉香、乳香、丁香行气解郁、散寒止痛、辟秽化浊、活血化瘀。诸药相合共奏芳香开窍、行气散寒之功。

    疏凿饮子是主治遍身水肿、气喘、口渴、二便不利等阳水实证的表里分消之方,其中商陆泻下逐水,槟榔、大腹皮行气利水,气行则水行,导在里之水由二便而下;羌活、秦艽、生姜疏风发表,使在表之水从肌肤而出;木通清热利水、椒目行水平喘、赤小豆利尿消肿。诸药合用,内攻外散,前后分泄,效若桴鼓。

    橘核丸是治疗睾丸肿胀偏坠、或坚硬如石、或痛引脐腹的一首方剂,选橘核为君以疏肝行气、散结止痛。辅以海藻、昆布、海带软坚化痰散结,佐以枳实、厚朴、木香入气分行气消痰、理气止痛,桃仁、元胡、木通入血分活血化瘀、通利血脉。

    防风通圣散是一首表里双解之剂。其所主治为外感风邪、内有蕴热、表里俱实的证候。因为证情较为复杂,所以方中用了六个“三味药组”:麻黄、荆芥、防风及连翘、桔梗、薄荷辛散解表,祛风邪从肌腠而解;大黄、芒硝、甘草与滑石、甘草、栀子通便利尿,使里热走二便分消(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,栀子配六一散清热利湿);石膏、黄芩、栀子清肺胃之热,芍药、当归、川芎以养血活血。如此则“汗、下、清、利四法具备”,“表里、气血、三焦通治”。

    攻补兼施剂中“三三制”——存在主副关系

    图片

    在扶正祛邪、攻补兼施的方剂中,“三三制”的架构则存在着一定的主副关系及轻重缓急,根据病症的需要,有时以攻为主,有时以补为先;有时驱邪佐以扶正,有时补益兼以祛邪。薯蓣丸是《金匮要略》中治疗“虚劳诸不足,风气百疾”的一首以补为主、兼以祛邪的调补方剂,方中以薯蓣为君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补中益气、健脾渗湿,干姜、豆黄卷、神曲温中散寒、醒脾利湿;当归、川芎、芍药及地黄、麦冬、阿胶养血滋阴;柴胡、桂枝、防风疏风散邪,杏仁、桔梗、白蔹理气开郁。六个药组合用,薯蓣与炙甘草汤、理中丸等相配,以健脾益气、补气养血、滋阴温阳为主,稍佐少量疏风、理气之药,共奏扶正祛邪之功。

    鳖甲煎丸有除痰消癥、行气化瘀、杀虫止疟之功,方中主用鳖甲以消癥瘕坚积。辅以大队鼠妇、虫、蜣螂逐瘀破积、攻毒消癥,紫葳、蜂窝、半夏祛痰解毒、消肿散结,桃仁、丹皮、芍药活血化瘀;大黄、赤硝、清酒通滞祛瘀,葶苈、石苇、瞿麦利水消肿,柴胡、黄芩、桂枝调节寒热。佐以干姜、人参、阿胶温补脾胃、补益气血,以防上述峻猛有毒之品在攻邪之时戕伐正气。是一首攻补兼施但以攻伐为主的方剂。

    参苏饮与再造散都是扶正解表的代表方,参苏饮益气解表,在联用苏叶、葛根透邪解表的同时,配以前胡、半夏、桔梗止咳化痰,陈皮、枳壳、木香理气宽胸,人参、茯苓、甘草补气健脾,共奏益气解表、理气化痰之效。再造散助阳解表,其用黄芪、人参益气固表为君药,同时内有附子、桂枝、细辛温阳散寒相助,外有防风、羌活、川芎祛风解表相辅。另外尚有煨姜、大枣、甘草相协,即可补脾胃生化气血以益汗源,又可调和营卫以驱邪外出。助阳益气固表不留邪,祛风散寒解表不伤正。

    百合固金汤与九仙散都是止咳方剂,百合固金汤有滋肾润肺、止咳化痰之作用,主治肺肾阴亏、虚火上炎之咳嗽气短、痰中带血等,所以用百合滋阴清热、润肺止咳,生地清热凉血,熟地滋阴养血;麦冬养阴润肺,玄参清热养阴,当归治咳逆上气;贝母清肺化痰止咳,桔梗宣肺利咽化痰,甘草祛痰止咳清热。而九仙散功擅敛肺止咳,故方中用罂粟壳、乌梅、五味子君臣相配以敛肺止咳,款冬花、桑白皮、贝母伍用以止咳化痰,人参、阿胶、蜂蜜益肺气、养肺阴。诸药配伍,成为敛肺止咳之剂。

    消风散、独活寄生汤、大秦艽汤都属疏散外风剂,消风散是治疗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、浸淫血脉出现的风疹及湿疹,故用荆芥、防风、蝉衣辛散透达以疏风,苍术、苦参、木通燥湿清热以除湿,当归、生地、胡麻仁养血活血以通络。独活寄生汤主治痹证日久、肝肾两虚、气血不足证,则在用独活散风胜湿、蠲痹止痛为君,防风、秦艽、细辛祛风胜湿、散寒止痛为臣的同时,选当归、地黄、白芍养血活血,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补益肝肾,人参、茯苓、甘草补气健脾。藉以达到扶正以驱邪的目的。而大秦艽汤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,所以在用羌活、独活、防风助秦艽祛风散邪的同时,用当归、白芍、川芎养血活血、行血通络,血行风自灭;生地、石膏、黄芩清热,防止风邪及温燥药物之化热。

    图片

    镇肝熄风汤、天麻钩藤饮及大定风珠皆属平息内风剂,镇肝熄风汤主治肝肾阴亏、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所致的类中风,方中生赭石、生龙骨、生牡蛎镇肝降逆,直折上亢之肝阳;龟板、白芍、玄参滋阴潜阳,以济肝肾之阴虚;茵陈、川楝子、生麦芽清泄肝热以利肝木之条达。三组药物“三点一线”,靶点不同,目的则一。天麻钩藤饮主治肝阳偏亢、肝风上扰证,方用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平肝熄风潜阳,急治其标;杜仲、桑寄生、牛膝补益肝肾,以治其本;夜交藤、茯神、栀子清热宁心安神,兼顾肝阳化热之扰心。三组药物“一主二仆”,有主有次。大定风珠主治阴虚动风证,故在鸡子黄、阿胶滋阴养液以息虚风的基础上,用白芍、地黄、麦冬滋水涵木,柔肝熄风;生龟板、生鳖甲、生牡蛎益阴潜阳,平肝熄风;麻仁则养阴润燥,助君药阿胶、鸡子黄养阴熄风。三组药物“三足鼎立”,共奏滋阴、潜阳、熄风之效。

    另如地黄饮子功能滋肾阴、壮肾阳、化痰浊、开窍道,主治瘖痱,方用山茱萸、巴戟天、肉苁蓉襄桂、附温壮肾阳,熟地、石斛、麦冬携五味滋养肺肾,菖蒲、远志、茯苓开窍化痰、交通心肾。如此则下元得补,浮阳得摄,痰浊得蠲,水火既济,瘖痱可愈。

    温经汤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,方中在用吴茱萸、桂枝温经散寒、通利血脉的同时,伍以当归、川芎、丹皮凉血散瘀、养血调经,阿胶、白芍、麦冬养血止血、养阴柔肝,人参、甘草、生姜益气健脾、以资化源。诸药配伍,温经与祛瘀共用,温补与寒凉并施,调肝与健脾兼顾。

    十灰散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,方中大、小蓟凉血止血,棕榈炭收涩止血;荷叶、柏叶、茅根以加强二蓟之凉血止血作用;茜草、丹皮配大黄则既凉血止血,又活血化瘀,使血止而不留瘀。

    枳实消痞丸有行气消痞、健脾和胃作用,适宜于脾虚气滞、寒热互结证,方中枳实行气导滞、厚朴下气除满、黄连泻热除痞;半夏散结开痞,干姜温中散痞,麦芽消食健胃;人参、白术、茯苓补气健脾。消补兼施而以消为主,寒热并用但寒多于热。

    如此等等,不胜枚举。也就是说,许多药物组成在九味以上的方剂都存在着“三三制”的配伍规律。


    更多搜索:
    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: 
    温馨提示:民间偏方秘方仅用于中医爱好者研究学习,未经专业人员指导切勿乱用!
    博主简介:少林寺习武3年,中医世家,对玄学有一定的研究。在线人数:34人
    需要相关资料请加博主微信
    中医玄学交流加微信:hbxt998
    6
    微信分享提示:①点击右上角的【∶】,②再点击【发送给朋友】或【分享到朋友圈】,让精彩传递!
    经方大师王付教授解读茯苓四逆汤
    如何运用“经方”和不同“体质”治疗高血压?
    二维码加载中...
    本文作者:静月山人     文章标题: 老中医深度解读四逆汤的灵魂核心
   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919941.com/zy/826.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
    版权声明:若无注明,本文皆为“静月山人博客”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      昵称  邮箱
    
    返回顶部返回首页首页  中医大宝库  易医资源  捐赠支持   
    站长:静月山人微信 hbxt998  鄂ICP备16012371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