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灵隐寺内,悬挂了一副对联:“人生哪能多如意,万事只求半称心。”细观这则对联,内容虽然朴实无华,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
“万事只求半称心”,并不是没有追求、没有目标的表现,也不是消极无奈、暮气沉沉,更不是玩世不恭、庸碌无为,而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,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灵状态。为人处世,如果能经常做到摒弃浮躁心态、排除外物干扰、清除私心杂念,潜下心来钻研,那更有可能在平淡的生活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起的业绩。
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。人生在世,必然会遭遇到这样或是那样不如意的事:有人事业无成,碌碌一生;有人仕途不顺,怀才不遇;有人家庭失和,妻顽子劣……可以说,人生正是由这诸多不如意构成的。正如智者所言:“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;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;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,即便是拥有健康,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。”这段话恐怕也是对“半称心”状态的另一种概括与总结。
在古人看来,假如硬要追求“万事如意”“十全十美”的状态,不仅是难以达到的,而且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:“只见火光烧润屋,不闻风浪覆虚舟。名为公器无多取,利是身灾合少求。”白居易借用润屋、虚舟等意象来劝诫人们,当官发财、功名利禄虽然可以令人在短期内获得满足感,然而,等待他的则很可能是火光烧屋的结局,倒不如保持“虚怀”,做一条虚舟,悠然自得而不受物欲的牵绊。
然而,在当下却有很多人过度追求“万事如意”状态。这样的人总是不知足,常常是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,得陇望蜀,结果最后得到的却是一无所有的结局。万事只求半称心,这不是玩世,这是求是。追求“半称心”的生活,不是无奈和消极,而是一种大智慧。让我们保持一种“半称心”的心态,做个知足之人。
活一天,就开心一天;
过一天,就舒服一天。
破事不放心里,两耳不听碎语。
只要有好的心境,才不会厌倦生活,生命才有活力。
感悟:
人生亦如吃梨,每天弄点糟心事,
一辈子都得糟心下去;把糟心的事放下扔掉,
每天阳光一点,你就会灿烂一辈子!
没有人会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,真正有智慧的人,
是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!
"尖"字,能大能小,
"斌"字,能文能武,
"卡"字,能上能下,
"引"字,能屈能伸。
正可谓:人的一生虽复杂,四字简单即道明。
能大能小明世态;能文能武乃英才;能上能下淡名利;能屈能伸福自来。
什么叫幸福? 白天有说有笑,晚上睡个好觉。
什么叫智慧?安排的事能做好,没安排的事能想到什么叫情商?说话让人喜欢, 做事让人感动, 做人让人想念。什么叫正能量?给人希望,给人方向,给人力量,给人智慧,给人自信,给人快乐。
心态不同,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。快乐,就是在平淡中窥见了神奇;幸福,就是于平淡中尝出了真味。快乐不是生活的赐予,而是心的领悟。幸福,不是别人的馈赠,而是心的淡然。只有甘于平淡,不争,不执着,不计较,才能感受到更多幸福,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919941.com/znl/476.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
版权声明:若无注明,本文皆为“静月山人博客”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